在线上观看免费a级,久久偷窥女浴室,人人做久久做奥美大片,亚洲无遮挡免费在线观看

  • <dl id="w04yi"></dl>
  • <dl id="w04yi"><small id="w04yi"></small></dl>
    <center id="w04yi"></center>
  • <menu id="w04yi"><em id="w04yi"></em></menu>
    <center id="w04yi"></center>
    文旅

    陜西1家,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名單公布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24-05-11 10:19:16

    來源:陜西省文物局

    據媒體報道,近日,國家文物局、財政部經對全國31個?。ㄗ灾螀^(qū)、直轄市)申報的博物館進行綜合評估,確定了15家博物館為新一輪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

    新一輪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名單

    首都博物館

    河北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

    遼寧省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

    南京博物院

    浙江省博物館

    山東博物館

    河南博物院

    湖北省博物館

    湖南博物院

    廣東省博物館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四川博物院

    陜西歷史博物館

    據了解,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是由國家文物局、財政部共同認定,中央和地方聯(lián)合共建的彰顯中華文明、代表中國特色、引領行業(yè)發(fā)展的地方所屬重點博物館。此前,國家曾公布第一批重點博物館,為行業(yè)內熟知的“8+3”博物館,本輪名單在第一輪基礎上增加了4家博物館。

    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

    排名不分先后

    首都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作為隸屬北京市政府的大型綜合類博物館,保存與陳列著北京約70萬年的人居史、3000多年的城市史、800余年的京都史的珍貴遺存,也收藏和陳列著眾多中華文明的瑰寶,總數超過20萬件。

    首都博物館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有關北京歷史與文化藝術的殿堂,是北京市最重要的公共文化藝術空間之一,是新北京與外部世界進行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窗口,是高速發(fā)展的首都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事業(yè)的生動象征。

    元青花鳳首扁壺

    首都博物館的社會職能不僅在于收藏與展示,它還負有整理、修復、研究北京地區(qū)歷史文化遺產的重任,并為國內外的觀眾提供高質量的社教、休閑與其他公共服務。首都博物館以其宏大的建筑、豐富的展覽、先進的技術、完善的功能,成為一座與北京“歷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 和“國際化大都市”地位相稱的大型現代化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東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于2023年2月27日開放,北京大運河博物館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西北部,毗鄰六環(huán)創(chuàng)新發(fā)展軸與鄰近的北京藝術中心、北京城市圖書館一并成為北京城市副中心新的重要公共文化設施。

    北京大運河博物館開館后將與首都博物館從歷史文化的角度共同詮釋“都”與“城”的關系,展覽展示各具特色、珠聯(lián)璧合。

    河北博物院

    河北博物院前身為河北省博物館,成立于1953年,是河北省唯一的省級綜合性博物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一級博物館。河北博物院包括主院區(qū)、建華院區(qū)、育才院區(qū)三部分。主院區(qū)位于石家莊市文化廣場,分為南、北兩個區(qū)域,北區(qū)建于1968年,南區(qū)為新擴建區(qū),兩區(qū)建筑和諧統(tǒng)一,巍峨壯麗,是石家莊市標志性文化景觀。建華院區(qū)和育才院區(qū)為文物庫房,藏品總數21萬件。

    河北博物院現有館藏文物21萬件,其中一級文物340(件/套),二級文物1926(件/套),三級文物17383(件/套)。藏品尤以滿城漢墓文物、河北古代四大名窯瓷器、元青花瓷器、石刻造像、明清名人字畫以及抗戰(zhàn)時期革命文物最具特色。

    金鏤玉衣

    蟠龍紋青銅壺

    河北博物院共10個常設陳列:《石器時代的河北》《 河北商代文明》《慷慨悲歌——燕趙故事》 《戰(zhàn)國雄風——古中山國》《大漢絕唱——滿城漢墓》 《曲陽石雕》《北朝壁畫》《名窯名瓷》《抗日烽火——英雄河北》《“樂享河北”非遺會客廳——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 。

    通過5000余件(套)精美的文物和現代化展示手段,記錄了河北200萬年來連綿延續(xù)的人類發(fā)展史。河北博物院每年還舉辦多個歷史、藝術、自然、科技、時政、民俗等方面的臨時展覽,極大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占地 168 畝,建筑面積 5.2 萬平方米,展覽面積 1.3 萬平方米,文物庫區(qū) 1.2 萬平方米,總投資 4 億元。山西博物院是全省最大的文物征集、收藏、保護、研究和展示的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承擔著傳承中華文明和山西歷史文化的職責使命。2008 年 3 月起免費向公眾開放,同年 5 月入選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2009 年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之一。

    山西博物院鎮(zhèn)館之寶“鳥尊”

    山西博物院現有藏品 50 余萬件,其中,珍貴文物 40282 件(組),包括一級文物 2129 件(組),另有圖書古籍 11 萬余冊。藏品主要來源于 20 世紀 20 年代以來的考古出土和百年來的征集積累,尤以青銅、瓷器、石刻、佛教造像、壁畫、書畫等頗具特色。

    文明搖籃展廳

    民族熔爐展廳

    佛風遺韻展廳

    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陳列以“晉魂”為主題,由文明搖籃、夏商蹤跡、晉國霸業(yè)、民族熔爐、佛風遺韻、戲曲故鄉(xiāng)、天下晉商等 7 個歷史文化專題和土木華章、玉韞華夏、翰墨丹青、方圓世界、瓷苑藝葩等 5 個藝術專題構成。日常策劃舉辦反映山西歷史文化和文物特色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臨展和特展,如策劃晉國文物精華、山西佛教雕塑藝術、傅山書畫、山西金代戲曲磚雕藝術等展覽并在國內外巡展。

    山西青銅博物館為山西博物院的分館,是中國首家省級青銅專題博物館。位于太原市長風文化商務區(qū)文化島上,展示面積 1.1 萬平方米,展出文物 2000 多件,主要來自歷年考古發(fā)掘出土和近年公安機關打擊文物犯罪追繳的珍貴文物,薈萃晉系青銅文物精華。

    基本陳列以“吉金光華”為主題,分“華夏印跡”“禮樂春秋”“技藝模范”三部分,展示中國青銅時代的發(fā)展歷程和輝煌成就。

    遼寧省博物館

    遼寧省博物館是新中國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館,建館之初名為東北博物館,1959年改稱遼寧省博物館,2008年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央與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

    遼博新館位于沈陽市渾南區(qū)智慧三街157號,占地面積8.3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0萬余平方米,分為陳列展覽、觀眾服務、文物庫房、文物保護、綜合業(yè)務等五個業(yè)務區(qū)。陳列展覽區(qū)分三層,有22個現代化展廳,展陳面積2.4萬平方米,是國內建筑面積和展陳面積最大的省級博物館之一。

    遼博現有館藏文物近12萬件,其中珍貴文物數萬件,以遼寧地區(qū)考古出土文物和歷史藝術類文物為主體,分為書法、繪畫、絲繡、青銅、陶瓷等二十個門類,尤以晉唐宋元書畫、宋元明清緙絲刺繡、紅山文化玉器、商周時期窖藏青銅器、遼代瓷器、歷代碑志、明清版畫、古地圖、歷代貨幣等最具特色和影響。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玉豬龍

    西周卷體夔紋蟠龍蓋罍

    晉佚名書曹娥誄辭

    其中,歷代書畫收藏在國內外占有重要地位,素以體系完整、品質精良、精品薈萃而蜚聲中外,如館藏現存世界最早的楷書墨跡《東晉佚名曹娥誄辭》,《唐摹萬歲通天帖》,“草圣”張旭《古詩四帖》,宋徽宗傳世草書孤本《千字文》,傳世人物畫巨作唐周昉《簪花仕女圖》,宋摹唐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五代時期中國南派山水畫鼻祖董源的傳世代表作《夏景山口待渡圖》,宋徽宗《瑞鶴圖》等,皆為稀世之珍。

    上海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是一座享譽世界的頂級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創(chuàng)建于1952年,其前身可追溯至1874年3月成立的亞洲文會上海博物院。上海博物館是首批中央與地方共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和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首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館藏文物102余萬件,其中珍貴文物14.5余萬件,文物收藏包括33個門類,涵蓋實證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各類代表物證,是全球收藏中國古代藝術門類最齊全的博物館之一。

    大克鼎

    鑲嵌獸面紋牌飾

    當前,上海博物館正深化實施“大博物館計劃”,構建“3+X”新發(fā)展格局,即以東館、人民廣場館、北館為核心,持續(xù)推動在海內外設立若干分館或海外“中國展廳”。

    東館

    東館位于浦東新區(qū)世紀大道1952號,以“世界頂級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為主要定位。館內共設20個展廳和互動體驗空間。其中,青銅館、書法館、繪畫館、印章館、陶瓷館、貨幣館、雕塑館、玉器館等8個常設展廳,堪稱8部“中國古代藝術史教科書”,以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全景式大格局,構建海內外體系最完整的中國古代藝術通史陳列。

    同時,東館輔以體現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特色的專題陳列,并推出全新的互動體驗空間,舉辦豐富多彩的特別展覽,突出“觀眾友好型”“數字智慧型”等亮點,精心打造成為“世界看中國”的重要文化窗口和人民城市的文化“會客廳”。

    人民廣場館

    人民廣場館位于人民大道201號,以“世界文明館”為主要定位。依托館藏1萬余件(套)較成體系的外國文物為基礎,啟動全球文物藝術征集工作,籌備反映世界文明和“一帶一路”等主題的常設陳列,同時加大與國際知名文物藝術機構的合作力度,引進更多高質量“對話世界”系列等特展,奮力打造我國首個常態(tài)化展示“世界文明類型”的博物館和全球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展示中心,成為“中國看世界”的重要樞紐平臺。

    北館(籌建中)

    北館(長江口二號古船博物館)位于楊浦濱江上海船廠舊址,以“考古博物館”為主要定位。目前正積極推進長江口二號古船考古發(fā)掘、文物保護及博物館籌建等工作,力爭在“十五五”期間完成北館建設。北館將對標國際最高標準和最好水平,打造一座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古船與考古博物館、全球一流的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國際航運貿易中心的展示窗口和人民城市“生活秀帶”的文化地標,在滿足大型出水木質古船文物保護和長期考古發(fā)掘要求的同時,為公眾提供一個探索考古魅力、互動參與更強的體驗空間。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坐落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中山門內北側,占地70000余平方米,是我國第一座由國家投資興建的大型綜合類博物館,被評為“全國公共文化設施管理先進單位”、“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籌備處原擬建人文、工藝、自然三館,1936年動工,由當時著名的建筑師徐敬直設計,后在梁思成、劉敦楨先生指導下,修改為仿遼代大殿建筑。1937年因抗戰(zhàn)爆發(fā)而停建,至50年代初僅建成人文館。大殿古樸莊嚴、雄渾偉岸,成為南京標志性歷史文化景觀,現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在大殿西側新建的藝術館則延續(xù)了原有建筑形式。

    2009年,在江蘇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南京博物院二期改擴建工程啟動,2013年完工??偨ㄖ娣e84800平方米,展廳面積26000平方米。此次改擴建遵循“新舊建筑結合,地上地下結合”原則,保留了以紫金山為背景的天際線以及以大殿為主體的歷史館,同時改造藝術館,新建特展館、民國館、數字館、非遺館,形成“一院六館”格局。建筑布局體現了“金鑲玉成,寶藏其中”的理念,在前后關系、檐口高度、材質顏色以及細部裝飾等方面形成視覺平衡。整體風貌既有傳統(tǒng)元素,又有現代氣息,二者協(xié)調融合、交相輝映。

    銀鏤玉衣

    南京博物院現擁有各類藏品43萬余件(套),上至舊石器時代,下迄當代,既有全國性的,又有江蘇地域性的;既有宮廷傳世品,又有考古發(fā)掘品,還有一部分來源于社會征集及捐贈,均為歷朝歷代的珍品佳作,可以說是一座巨大的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寶庫。

    青銅、玉石、陶瓷、金銀器皿、竹木牙角、漆器、絲織刺繡、書畫、印璽、碑刻造像等文物品類一應俱有,每一品種又自成歷史系列,成為數千年中華文明歷史發(fā)展最為直接的見證。

    錯銀銅牛燈圖/文博圈

    其中,新石器時代“玉串飾”,戰(zhàn)國“錯金銀重烙銅壺”、“郢爰”,西漢“金獸”,東漢“廣陵王璽”、“錯銀銅牛燈”、“鎏金鑲嵌神獸銅硯盒”,西晉“青瓷神獸尊”,南朝“竹林七賢與榮啟期”模印磚畫,明代“釉里紅歲寒三友紋梅瓶”等為國寶級文物。此外,“揚州八怪”、“吳門畫派”、“金陵畫派”、傅抱石、陳之佛等大家的書畫藏品成組成系,別具特色。

    浙江省博物館

    浙江省博物館始建于1929年,緣起于首屆杭州西湖博覽會,初名“浙江省西湖博物館”,1976年更名為“浙江省博物館”。1993年孤山館區(qū)改擴建工程竣工。1999年浙江西湖美術館落成。2006年浙江革命歷史紀念館歸并浙江省博物館管理。2009年武林館區(qū)(包括浙江革命歷史紀念館)建成對外開放。2023年武林館區(qū)完成歷史使命,正式閉館,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的之江館區(qū)建成開放。

    河姆渡豬紋陶缽

    經過九十余年的發(fā)展,浙江省博物館(浙江革命歷史紀念館)已成為浙江省內規(guī)模最大的綜合性人文科學博物館,成為包括之江館區(qū)、孤山館區(qū)、沙孟海舊居、黃賓虹紀念室、古蕩文物保護科研基地等在內的集文物收藏、學術研究、陳列展示、宣傳教育、對外交流、科技保護、文化創(chuàng)意、休閑體驗和觀眾服務為一體的全國功能最齊全的博物館之一。

    玉琮王

    浙江省博物館(浙江革命歷史紀念館)館藏文物及標本十萬余件,文物品類豐富,年代序列完整。其中,河姆渡文化遺物,良渚文化玉器,越文化遺存,越窯、龍泉窯青瓷,五代吳越國及宋代佛教文物,漢代會稽鏡,宋代湖州鏡,南宋金銀貨幣,歷代書畫和金石拓本,歷代漆器,革命文物等,都是極具地域特色及學術價值的珍貴歷史文物。

    目前,之江館區(qū)設有“浙江一萬年”通史陳列,青瓷文化、海洋文化、宋韻文化、書畫文脈和名人文化等5個浙江文化專題陳列,功能拓展和體驗陳列9個;孤山館區(qū)設有“黃賓虹藝術陳列”、“漆器藝術陳列”、“雷峰塔文物陳列”、“文瀾遺澤”等專題陳列。

    《浙江一萬年》通史陳列,用考古成果和文物構建浙江宏大的歷史,突出浙江歷史的高光亮點,以及稻作、絲綢、瓷器等的起源,體現浙江人文和科技發(fā)展對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貢獻;5個浙江文化專題陳列,從青瓷文化、海洋文化、宋韻文化、書畫文脈和名人文化出發(fā),解碼浙江獨特的文化基因。

    9個功能拓展和體驗陳列,既具有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的特點,又兼?zhèn)淇萍几泻腕w驗感。

    之江館區(qū)陳列展覽及公共服務空間的展覽策劃以“思想高度、學術深度、人文溫度”為原則,構建了“159”多樣化的展覽體系。

    山東博物館

    山東博物館(原名山東省博物館)成立于1954年,是新中國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級綜合性地志博物館。建館之初的重要藏品來源為1909年創(chuàng)立的山東金石保存所。

    《海岱日新——山東歷史文化陳列》 圖/文博圈

    2010年山東博物館新館建成并對外開放,總建筑面積12.8萬平方米,展陳面積2.5萬平方米,形成了以《海岱日新——山東歷史文化陳列》為核心的展覽體系。主要常設展還有《山東龍——穿越白堊紀》《佛教造像藝術展》《晶?彩——探尋神奇的礦物世界》《漢代畫像藝術展》《考古山東(話說考古)》《山東考古成果展》《瓷·韻——山東博物館藏明清官窯瓷器展》《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展》等。

    亞醜鉞圖/文博圈

    樂舞陶俑圖/文博圈

    玉壁圖/文博圈

    山東博物館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是收藏、研究、展示海岱文明、齊魯文化、儒家文化的重要陣地。藏品以陶瓷器、青銅器、甲骨文、簡牘、石刻、明代服飾、古籍善本等最具特色。

    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創(chuàng)建于1927年,是我國成立較早的博物館之一。博物館坐落于河南省鄭州市農業(yè)路中段,院區(qū)占地面積126畝,建筑面積5.5萬平方米。2009年入選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 。

    云紋銅禁

    蓮鶴方壺

    河南博物院現有館藏文物17萬余件(套),尤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銅器、歷代陶瓷器、玉器及石刻最具特色。精品文物數量多、種類全、品位高、價值大,是見證中華文明發(fā)展軌跡,展示中國歷史發(fā)展脈絡的文化藝術寶庫。

    四神云氣圖壁畫

    現開放有基本陳列《泱泱華夏 擇中建都》展和專題陳列《明清河南》《中原古代石刻藝術展》《丹淅吉金——中原楚國青銅藝術》《巧工遺珍——院藏明清珍寶展》《出彩中原——河南紅色文化陳列》及《國寶特展》。并有與展覽相配套的“社會教育體驗廳”和“華夏古樂廳”。

    圖/文博圈

    湖北省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籌備處成立于1953年,其前身可追溯至1928年湖北省立公共科學實驗館,1963年定名湖北省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作為荊楚文化的淵藪殿堂、中央與地方共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是2018年中印元首外交的“ 國家文化客廳”。湖北省博物館現 有 藏 品 46萬余件 ( 套 ) , 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095件 ( 套 ) ,共有“十大鎮(zhèn)館之寶”。

    越王勾踐劍圖/文博圈

    圖/文博圈

    此外,還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6 項,館藏曾侯乙編鐘入選第五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湖北省博物館形成了“四館三中心兩基地”的布局,總建筑面積達12 .5萬平方米、展覽面積達3. 8萬平方米,位居全國博物館前列,2023年累計接待海內外游客超過430萬人次。先后舉辦曾侯乙等數十個基本陳列,以及意大利烏菲齊博物館珍品展等近200個特展。

    湖南博物院

    湖南博物院是湖南省最大的歷史藝術類博物館,院舍總面積110556.3平方米(其中本院陳列大樓91252平方米,南院10408平方米,在建博物院汨羅基地8896.3平方米)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之一。

    湖南博物院自建館(院)以來,就以保護、傳承優(yōu)秀歷史文化為己任,集文物征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服務于一身。多年來,作為湖南省十大文化地標,它吸引了成千上萬游客前來參觀,是代表中華區(qū)域文明的國家級重點博物館,是人們了解湖湘文明進程、領略湖湘文化奧秘的重要窗口。

    湖南博物院現有院藏文物57萬余件(套),尤以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銅器、楚文物、歷代陶瓷、書畫和近現代文物等最具特色。為了使這些文物瑰寶能在這座藝術殿堂得到充分展示,湘博人科學深入地挖掘文物的內涵,利用現代陳列藝術,精心打造了“長沙馬王堆漢墓陳列”和“湖南人——三湘歷史文化陳列”兩個基本陳列和青銅、陶瓷、書畫、工藝4個專題展館來展示人類優(yōu)秀文化遺珍。

    其中,這件走進課本的“素紗單衣”重量僅49克。輕盈如蟬翼,透明如晨露,是迄今世界上現存年代最早制作工藝最精、最輕薄的衣服。

    廣東省博物館

    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地處粵港澳大灣區(qū)核心城市——廣州,于1959年10月1日正式開放,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和大灣區(qū)重要的文化旅游地標。

    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現有珠江新城館區(qū)和文明路館區(qū),建筑總面積7.7萬平方米。珠江新城館區(qū)建筑外觀設計理念來源于傳統(tǒng)漆盒,空間概念借鑒廣東傳統(tǒng)工藝品象牙球,整體創(chuàng)意為“綠色飄帶上盛滿珍寶的容器”;文明路館區(qū)包括廣州魯迅紀念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舊址和廣東貢院明遠樓。

    西周獸面紋青銅盉

    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館藏集嶺南文物之大成,匯聚歷史、藝術、革命、自然等諸多種類于一體,是華南地區(qū)藏品數量最多、品類最豐富、特色最鮮明的博物館。

    明德化窯張壽山塑負書羅漢

    現有藏品總數32萬余件(套),包括自然標本、化石等5.3萬余件(套)。其中,古代書畫和陶瓷兩類文物的數量和質量居于全國博物館前列,外銷藝術品、出水文物、華僑文物、潮州木雕、端硯等特色文物收藏在全國領先。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2009年,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入選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培育對象。14年來,該館立足三峽文化,堅持古今并重,一體多館、多點聯(lián)動,積極發(fā)揮國家級重點博物館示范帶動作用和行業(yè)特色優(yōu)勢。

    藏品保護能力顯著增強,建立全國最大文物科技保護基地,成為西南地區(qū)第一個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藏品總量達到12.13萬件/套(實有數量29萬余件),涵蓋35個類別。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博物館)是一座集巴渝文化、三峽文化、抗戰(zhàn)文化、移民文化和城市文化等為特色的歷史藝術類綜合性博物館。其前身為1951年成立的西南博物院,1955年因西南大區(qū)撤銷更名為重慶市博物館,2000年為承擔三峽文物保護工程的大量珍貴文物搶救、展示和研究工作,經國務院辦公廳批準設立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館舍由主館、重慶白鶴梁水下博物館、重慶宋慶齡紀念館、涂山窯遺址、重慶三峽文物科技保護基地五個場館組成,占地面積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7.17萬平方米,展廳面積2.7萬平方米,年均服務觀眾超300萬人次。主館于2005年6月18日正式對外開放,位于重慶市渝中區(qū)人民路236號,與相鄰的重慶市人民廣場、人民大禮堂共同形成“三位一體”的城市標志性建筑群。

    三羊尊

    景云碑

    全館現有館藏文物11.5萬余件套(單件超28萬件),珍貴古籍善本1.8萬余冊,涵蓋23個文物門類,形成了以“古人類標本、三峽文物、巴渝青銅器、漢代文物、西南民族文物、大后方抗戰(zhàn)文物、瓷器、書畫、古琴”等特色藏品系列。

    烏楊石闕

    常設《壯麗三峽》《遠古巴渝》《重慶·城市之路》《抗戰(zhàn)歲月》《宋慶齡與保衛(wèi)中國同盟文物資料陳列》《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基本陳列》等展覽13個,年均推出臨時展覽20-30個,加以《重慶大轟炸》半景畫演示、《大三峽》環(huán)幕電影、三峽大壩數字沙盤、互動展示魔墻四大展示亮點。

    四川博物院

    四川博物院始建于1941年,至今已有80余年歷史。現有院藏文物35萬余件,其中珍貴文物7萬余件。2009年,四川博物院新館落成。新館占地88余畝,位于成都市浣花溪歷史文化風景區(qū),這是西南地區(qū)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在全國公共博物館中占有重要地位。

    四川博物院目前擁有6個基本陳列展廳,總面積10000平方米,包含“遠古四川——史前時期”、“古代四川—先秦時期”、“古代四川——兩晉南北朝至五代時期”3個通史類常設展,以及民族文物、工藝美術、漢代陶石藝術3個藝術史專題類常設展,另有4個臨時展廳,用于舉辦各類臨時展覽。

    東漢陶說唱俑

    東漢陶持扇俑

    五代后蜀殘“詩經?周頌魯頌”石經

    四川博物院收藏有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以來,新繁水觀音、巴縣冬筍壩、昭化寶輪院、彭州竹瓦街、成都羊子山、成都百花潭、重慶涪陵小田溪、新都馬家鄉(xiāng)、廣漢三星堆、成都金沙以及茂縣、宣漢縣等一系列重大考古發(fā)現出土的大量精美青銅器。川博東漢陶說唱俑、東漢陶持扇俑……這些有著深厚歷史底蘊的文物。另外,博物院收藏了大量張大千先生畫作,尤其是臨摹敦煌壁畫。

    中唐伎樂天 張大千摹

    據了解,新一輪的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建設周期為2024-2030年。

    陜西歷史博物館

    陜西歷史博物館位于西安南郊唐大雁塔的西北側,籌建于1983年,1991年開放,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

    博物館館區(qū)占地6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55600平方米,藏品庫區(qū)面積8000平方米,展廳面積11000平方米,收藏的170余萬件(組)藏品,上起遠古人類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當代社會生活的各類見證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不僅數量多、種類全,而且品位高、價值廣。

    圖/文博圈

    在這些琳瑯滿目的藏品中,尤以典雅莊重、見證禮樂文明的商周青銅器;千姿百態(tài)、展現多彩生活的歷代陶俑;精美絕倫、重現盛世氣象的漢唐金銀器;以及舉世無雙、獨步天下的唐墓壁畫最富特色。

    陜西歷史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歷史類博物館。首批中國“4A”級旅游景點,陜西歷史博物館以其豐富的藏品、精彩的陳列、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優(yōu)質的服務和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眾多中外賓客紛至沓來,已成為傳播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和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位于西安市西咸新區(qū)秦漢新城,緊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秦咸陽城遺址核心宮殿區(qū)和西漢帝陵遺址帶,總占地面積約300畝,建筑面積39809平方米,展陳面積10362平方米,是一座集文物保護、陳列展覽、學術研究、社會教育、旅游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大型博物館,是陜西歷史博物館的第一個分館。

    金怪獸 圖/文博圈


    來源 | 南方+、重慶文物、文博圈

    責任編輯:范瀟月

    更多資訊,下載群眾新聞

    群眾新聞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Copyright © 2012-2024 by hotel-residenc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