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群耕耘者: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陶文銓,扎根西部60余載,耄耋之年仍立教,師風師德耀人間;鄉(xiāng)村教師支月英,深植大山,以夢為馬,引領學子逐光前行;地理老師蘭會云,攜少年跨千里騎行,萬卷書成萬里路,地理課堂活現(xiàn)眼前……他們,擁有一個共同而閃耀的名字——人民教師。他們以行動展現(xiàn)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傳承了這個時代獨具魅力的精神火炬。
國勢之強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學。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從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態(tài)度、仁愛之心、弘道追求六個方面深刻闡述了教育家精神。立足我國由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系統(tǒng)性躍升的關鍵歷史節(jié)點,我們應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攜手為強國建設添磚加瓦,為民族復興貢獻力量。
教師是燃燈者,自身理想信念堅定,才能照亮學子心靈。20世紀50年代,一批交大人響應黨和國家號召,義無反顧奔向大西北,積極投身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成為西部大開發(fā)的先行者。這些人,燃燒自己、成就他人、報效國家,升華著自我的人生價值,書寫了感染心靈的奮斗故事。教師播撒的每一滴知識甘露,都能滋養(yǎng)廣大學子茁壯成長,也會推動國家和民族興旺強盛、延綿不衰。因此,廣大教師要胸懷“國之大者”、矢志立德樹人,堅定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陶冶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位的新時代“大先生”。
卓越的教育成果,源自對教育事業(yè)的無限熱愛與默默耕耘?;仡欉^去,我國的教育事業(yè)始終與國家發(fā)展同向同行,前輩師者用一生向我們詮釋什么是忠于黨、忠于人民的教師情懷。無論是在偏遠山鄉(xiāng)躬耕,還是在繁華都市執(zhí)教,教師都應勤修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保持教育熱忱,不為名利所動,以耐心和毅力在教育沃土上精耕細作,靜待每一朵生命之花的絢麗綻放。
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作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戰(zhàn)略部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提出,統(tǒng)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結合點。高校教師作為科學知識的“傳承者”“創(chuàng)造者”,既是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又是科學研究的“主力軍”。弘揚教育家精神,需要廣大教師特別是高校教師懷著勤學篤行、求是創(chuàng)新的躬耕態(tài)度,敏銳捕捉時代脈搏,拓寬教育視野,精準把握教育規(guī)律,積極擁抱科技變革,善用技術手段提升教學質量與效率。同時,應涵養(yǎng)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旅程中的合作者、引導者、啟發(fā)者與關懷者。
教育家精神的弘揚,不在于轟轟烈烈的壯舉,而在于日常點滴的積累沉淀。教案旁的沉思,教學筆記的研讀,生動課堂的共鳴,都可能讓教育家精神直抵學生心靈!
更多資訊,下載群眾新聞